蛋白质脂化是一种常见的蛋白质共翻译或翻译后修饰,在人类生理和病理中起着重要作用。一种形式的蛋白质脂化,棕榈酰化,涉及到在蛋白质上添加一个16碳脂肪酸(棕榈酸)的部分,调节蛋白质的运输,稳定性和活性。
一般来说,蛋白棕榈酰化发生在亲核侧链的氨基酸残基上,如Cys、Ser/Thr和Lys以及蛋白的氨基端,分别导致S-棕榈酰化(硫酯键)、O-棕榈酰化(酯键)和N -棕榈酰化(酰胺键)。
另一方面,N -肉豆蔻酰基化是通过酰胺键在N端甘氨酸残基的a-氨基上添加一个14-碳脂肪酸。
肉豆蔻酰化是一种14-碳的饱和脂肪酸,肉豆蔻酸,附着在一个真核蛋白质亚群的N端甘氨酸上。虽然经常被称为蛋白翻译后修饰PTM,但它通常发生共翻译,当核糖体聚合不到100个残基时,并在去掉领头的蛋氨酸之后发生甲硫氨酸氨基肽酶的残留物,暴露N端甘氨酸。
催化肉豆蔻酸转移的酶是肉豆蔻酰基辅酶a:N-肉豆蔻酰基转移酶(NMT)。肉豆蔻酰辅酶a底物首先与载脂蛋白酶结合,引起构象变化,从而允许肽底物结合。N端甘氨酸胺攻击肉豆蔻酰基辅酶a (myr-CoA)硫酯,通过亲核取代进行化学转化;先释放CoA产物,再释放肉豆蔻酰基化肽。
由于缺乏高效、特异、快速、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,对蛋白质豆蔻酰化的研究一直很困难。传统的方法依赖于将放射性标记的脂肪酸代谢结合到蛋白质中,并结合免疫沉淀法来检测目标豆蔻酰化蛋白。
AIMS提供的是高效专业的蛋白质豆蔻酰化修饰位点鉴定服务,有专业的HPLC-MS/MS质谱平台,可以分析各种物样本。
服务流程 |
点击化学法
![]() |
服务流程 |
|